- Label : Glenealy Plantation
格林尼(GNEALY,2 372, 主板種植股)創立於1958年, 於1 97 3年上市大馬交易所,並在1994年成為林威(LINGUI,2011,主板工業股)子公司。格林尼原先主要從事木材業務,不過,該公司在2001年將其木材業務脫銷售於林威後,便專注於油棕業務。
該公司為純種植公司,大股東是從事木材相關業務,在香港上市的砂拉越公司──三林環球(Samling Global)以及相關公司,共持有格林尼53.7%股權。格林尼在沙巴與砂拉越的種植土地面積達2萬853 7公頃,另在印尼加里曼丹擁有未種植的土地。其大部分油棕皆屬於幼齡樹,不超越5年的佔51%比重。
根據該公司2010年6月30日的數據,共有60%油棕樹尚未達到產量高峰期,該公司鮮果串(FFB)產量仍有成長空間。
格林尼2011財政年首9個月鮮果串產量按年下滑2.6%,符合分析員的全年預測(跌幅2.2%)。同樣的,原棕油產量也縮減10.8%。
無論如何,僑豐投行分析員表示,該公司產量在過去幾個月出現升增。在2011財政年次季按年下跌14.9%的棕果產量,在第三季扭轉跌勢,按年取得4%增長。
該公司2月份與3月份總鮮果串產量明顯取得成長,按年擴大17.8%。
分析員認為,經過2011年的滑跌後,該公司鮮果串產量將於2012與2013財政年,取得雙位數成長。
按目前樹齡來預測,2019財政年將會是該公司的產量高峰期,產量每年可達44萬公噸。以每年種植4000公頃的速度來計算,產量可在2019財政年升高一倍。若按每年種植6000公頃,該公司產量可提前於2018財政年翻倍。同時,根據《資匯》統計的每月《棕油產量追蹤》排行榜顯示,該公司5月份鮮果串產量從3萬零171.19公噸,按月上揚6.25%,至3萬2056.57公噸,維持產量第13位不變。
進軍印尼具挑戰
格林尼分別於2009與2010財政年,收購東加里曼丹地皮,目前共有約1萬1000公頃可種植土地。該公司每年將分別在東加里曼丹及砂拉越,種植2000至3000公頃土地。
換句話說,種植土地面積將增加4000至6000公頃,這將令2011與2012財政年的已種植面積,分別成長15至22%,及13至18%。無論如何,該公司管理層表示,相比砂拉越土地,加里曼丹土地較為肥沃,不過進軍印尼仍有一定風險。
除了土地擁有權及執照問題,該公司亦需要參與印尼政府撥款計劃。透過有關計劃,該公司將協助農民進行農業活動的發展及管理。
目前,該公司未種植土地約1萬8000公頃,砂拉越地庫佔7000公頃。
以每年種植4000至6000公頃計算,若該公司沒再收購新地皮,在2013至2015年期間,就會完成所有土地的種植活動。分析員透露,該公司預料將持續在婆羅洲,尤其加里曼丹尋找更多地皮及積極提升種植土地。
格林尼市值僅達5億8490萬令吉,為大馬交易所中小型種植公司。
根據該公司目前股價,以每公頃種植地計算的企業價值僅達6100美元,同行介於9000美元至2萬1000美元。此外,該公司本益比(PE)也相對的比同行低。按2011財政年與2012財政年本益比分別為9.5倍與10倍。僑豐投行所追蹤的大馬種植業者的2011財政年本益比,介於8.2倍與18倍。
業績標青
該公司2011財政年第三季(截至3月31日)淨利翻倍,從1015萬令吉,上漲128.98%,至2324萬令吉;營業額則從5451萬4000令吉,升26.82%,至6913萬5000令吉。
同時,首9個月業績亦有不俗表現,淨利從2771萬令吉,增91.25%,至5300萬令吉;營業額從1億4811萬令吉,升22.75%,至1億8180萬令吉。
該公司2011財政年首9個月業績,佔僑豐投行分析員全年預測的87.1%。
因棕油價格大幅走高及更低的開銷,該公司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盈利,賺幅從去年的46.7%,上揚至60.9%。至於營業額則佔分析員全年預測72.2%。
由於分析員將2011與2012財政年成本預測下調,促使分析員將該公司2011財政年盈利預測從6090萬令吉,調高12.2%,至6830萬令吉。同樣的,分析員亦將該公司2012財政年盈利預測從5760萬令吉,上調7.2%,至6170萬令吉。
分析員維持該股「買進」投資評級,合理價格從6.05令吉,上調至6.40令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