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bel : Jaya Tiasa , Media Chinese , Rimbunan Sawit , Subur Tiasa , 南洋大马富豪榜
这不仅是一段激励他人迎接未来艰巨挑战时值得深思的话,也可被诠释为,在张晓卿领导下,常青集团从初创期的小公司,经历37年企业竞争,不断创新改革,壮大成今日挤进世界500强企业的心路历程。
把一家小木材公司,慢慢打造成今日涉及多个领域的多元化企业王国,常青集团执行主席张晓卿深懂在“竞争就是生存”原则下,企业必须是强者、是勇者,敢于创新、改变和学习,通过努力争取才有机会强大至如现今的常青集团,可在竞争环境中屹立不倒。
回顾常青集团的起源点,即木材业务。在1975年,由张晓卿创办的常青公司开始,从事伐木和出口木材生意。拥有毅力和胆识的他,在隔年获得了砂拉越州4个县的伐木权。
木材业务赫赫有名
想在竞争中继续存活,其中一个方法便是壮大自己,把业务触角延伸更远、更广。
在木材业上游领域打下稳固的基础后,张晓卿继而把业务伸展至下游。
1985年,他投资兴建了常青合板有限公司,拥有4条生产线。1989年,他又投资兴建常丰合板有限公司,拥有7条生产线。
随后张晓卿还率领集团远征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巴西等地,在异国伐木建厂。
随后张晓卿还率领集团远征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巴西等地,在异国伐木建厂。
如今,常青集团已为大马最大伐木及合板(也称夹板)生产、出口商,木材业务在全球同行中赫赫有名。
植树造林提倡环保
随着世界开始重视环保概念的改变,常青集团也察觉到,不能作为只是砍伐树木的企业,必须也种植树木。于是在国内外积极地植树,帮助提高采伐区域再生率。
张晓卿也出任世界林业中心的董事,在森林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及防洪工作上都肩负责任。
此外,在地球物资越来越匮乏的趋势下,常青集团也非常重视层压板制作及其它增值木材产品的生产。
通过处理木材废料,下游加工生产也有助于减少珍贵木材资源的消耗,并通过降低露天焚烧或倾倒木材废料来改善环境管理。
2011年,常青集团在俄罗斯的纤维板厂开始投入运作。
此板厂除了因能生产中高密度超薄纤维板,有助于提升当地木板加工业的发展之外,该产品也具有创新意义、符合环保要求,贯彻了该集团确保森林资源永续性管理的核心概念。
世华媒体心系全球
张晓卿在1987年,秉持维护大马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斥巨资拯救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但又濒临破产的中文报《星洲日报》,并亲自出任社长。
在他多年精心运作和改革下,《星洲日报》浴火重生,不过,他进军媒体业的脚步并没有因而停下,反而更推动办报版图继续在海内外扩展。
1991年,已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发展木材业务的张晓卿,应当地政府之邀,创办了言论中立、不受西方媒体控制的英文报《国民日报》,深受巴国政府和人民赞赏。
1992年,他继续购入我国另一家华文报《光明日报》,将之与《星洲日报》结为姐妹报。
2006年,张晓卿再下一城,控制南洋报业控股股份。
中港双边上市
接着,秉持华人应该建立和拥有一个以全球华人为主体的媒体和网络世界,依从华人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去表达感情和声音的理念。
1995年,张晓卿以重金收购于香港和北美报业市场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明报集团。
最大华文传媒集团
而张晓卿运筹多年的目标,终于在2008年实现,他成立世界华文媒体集团(Media Chinese International Ltd),整合香港明报集团、星洲媒体集团和南洋报业集团的所有媒体资源,使得世界华文媒体成为除中国国家媒体机构以外的最大华文传媒集团之一。
他曾表示:“世界华文媒体集团的成立,印证了我们积极参与华文报业、承担发扬中华文化的意愿和使命。”
在他看来,在全球的自由竞争中,如果没有强大集团的资源和力量作为后援,中文媒体根本无法与其他外文同行竞争。
熟读诗词 爱看小说 教子孙学中华文化
从促成世界华文媒体集团的举动,以及近年来频频带来集团管理层游走中国各地探寻及开拓商机,都不难看出张晓卿对传承中华文化的热诚。
他从小就熟读唐诗宋词,对中华文化颇有研究。
他平常也爱看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小说,空闲时间也会提笔写一些散文或诗歌。
在私底下,张晓卿也不时向后代灌输中华文化价值的至关重要。
包括经常要求子孙们要多读中国的国学,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他曾向媒体透露:“每一次到中国来,我都要带子孙一起来。我要让我的子孙从心里知道:他们生长的国家虽是马来西亚,但中国是他们的根。这一点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
业务多元化
这家集团的业务包括木材业、油棕种植业、报业媒体、养殖业、生物制药、能源矿产、电信、纺织、旅游、基础设施等。
根据南洋富豪榜的计算,张晓卿掌控4家海内外上市公司的总值为24亿9500万令吉(截至2011年杪)。
【张晓卿截至2011年底持股挂牌公司】
★常成控股(JTiasa,4383,工业产品组):26.8%
★常青种植(RSawit,5113,种植组):58.5%
★世华媒体(MediaC,5090,贸易服务组):53.1%
中国最大海外投资地 贵州:新科技 钦州:产业园
海外市场方面,中国目前是常青集团投资最多、业务涉及范围最广的地区。
该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内地投资的国际跨国公司之一,投资范围涵盖木材、石油、公路建设等。
随着在中国的根基越扎越稳,常青集团在当地发展与投资的项目规模也越大。
其中,与贵州省贵定县人民政府投资合作建设的“中马常青(瓦窑)经济开发区”,初期开发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主要是以生物科技为基础,逐步拓展到新材料、新能源、新科技等领域。
资金雄厚及在中国有广大合作网络的常青集团,也负责领导在中国钦州开发,总面积55平方公里的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计划。
这项计划是在去年中国总理温家宝官访大马时,向我国献议联手发展,并获得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大力支持。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私人界与钦州政府将成立合资公司,分别持有49%和51%股权。
纳吉也曾透露,政府还会邀请大马官联公司一起参与开发,但主要还由常青集团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