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bel : Batu Kawan , KLK , 南洋大马富豪榜
人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但李爱贤不仅成功守业,还善于扩张业务,峇都加湾和子公司吉隆甲洞(KLK,2445,主板种植股),在他的带领之下,展开了辉煌的一页。
他主张多元化旗下事业版图,扩张收益来源,却始终坚守种植核心业务,立足大马、放眼海外。
1951年出生于怡保的李爱贤,从小受到家族产业特性的影响,在马来亚大学就读期间选择农业作为主修专业。
在美国哈佛商业学校取得商业管理硕士学位后,1974年加入吉隆甲洞,由底层开始做起。他的成绩备受公司上下肯定,在1985年正式进入董事局。
父亲逝世后,李爱贤和两个弟弟——李孝贤和李顺贤,联手打理家业。
自李爱贤接管业务以来,峇都加湾和吉隆甲洞不断扩大,甚至经过重组计划,进军胶基工业可口加工、棕油下游工业、房地产业,甚至是保养品领域。
同时,吉隆甲洞身家大幅跃升,股价从李莱生时期的每股60仙,到现在约24.50令吉的价位,亦是分析员和投资眼中的防御性股项之一。
1993年,李爱贤出任主席兼总执行长,但2008年接受证券监督委员会建议,卸下主席位置,保留总执行长位置,以提升至更好的企业监管水平。
放眼地库30万公顷
随着原棕油价格强势走高,确保了吉隆甲洞这些年的良好收益,公司更不断购买土地,显著扩大大马和印尼的种植地库。
截至今日,吉隆甲洞油棕种植地共18万551公顷,橡胶种植地为2万4067公顷,而非种植和相关储备土地则是4万6500公顷。
去年11月,李爱贤公开表示,有意将现有地库从25万1100公顷,增至30万公顷,除了马印地区,也于巴布新几内亚和非洲等地区寻求适合地库。
除此之外,吉隆甲洞目前棕油榨取率为21.2%,期望截至9月30日的2012财年可提高至22%。
他也预计,未来几年会在印尼建设至少两间棕油厂,以及3间炼油厂,以应付急速增长的鲜果串需求。
商业嗅觉敏锐
李爱贤念书时期所修读的专业,让他在经营公司时更加得心应手。
公司老臣子曾说过,作风谨慎的李爱贤除了继承父亲克勤克俭及严格管理的优点外,也在管理上表现出新的特点,是一个“天生的企业家”。
李爱贤从不凭自己的感觉下决策,同时具有相当敏锐的商业嗅觉力。
顺应时代发展
除了继承父亲克勤克俭、吃苦耐劳、严格管理和精于计划的经营法则之外,他也会顺应时代发展,寻求创新机会,将旗下业务多元化,进军棕油、油脂化工、保养品等领域。
他的冷静及天分,不但让吉隆甲洞集团渡过1997年的金融危机,更在之后于列强中突围而出,继续发展壮大。
据知,他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对财务状况做出简报,计划下一个步骤,并从中制定公司的目标,而且检讨之前的错误,对于未来总是有明确的方向。
培育人才永续发展
李爱贤和李莱生一样,善于培养人才特质、注重企业管理和人员培训。
李爱贤做事认真,不允许犯错,他属下的管理人员都有“盈利目标”,发挥主动性,寻找赚钱的机会。
作为出色的第二代,李爱贤和弟弟李孝贤对于扩展家族事业从不松懈,虽目前没有明确第三代接班人的迹象,但相信他们的人才培育专长,对公司能否永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效果,以继续朝国际企业的目标前进。
致力种植下游业
李爱贤许多资金投资在种植下游领域上,主要是油脂化工和可可产品,并在中国拥有脂肪酸工厂。
坚实的管理系统和庞大的原棕油相关业务,深受投资者的喜爱。
吉隆甲洞去年宣布加入国际经济转型计划,承诺拨出7亿600万令吉,投资下游工业四大计划。
这包括建设建设一座耗资4亿8000万令吉的综合脂肪酸甲酯磺酸盐以及脂肪酸工厂、生产特别脂肪酯的工厂、生产高级生育三烯酚以及同分异构物的工厂和一所世界级的研发中心。
这些投资案中,吉隆甲洞也获得了政府的1亿3400万令吉的拨款,主要是协助建立上述三所工厂。
除了执掌家族外,李爱贤的成就与能力,曾让他获选加入多个组织、理事会或会馆,为领域和社会尽一分力。
他曾被选为大马棕油推广理事会主席、大马可可局主席、大马棕油研究学院和大马农业大学理事会成员。
此外,他也在去年杪出任霹雳嘉应会馆新任会长。
颠覆传统进军保养品
事实上,吉隆甲洞作风向来保守,很少会有大型的企业活动,但在1996年,李爱贤颠覆了一般种植公司紧守核心业务的概念,以6000万美元(1亿8240万令吉)收购美国保养品零售商——瑰柏翠(Crabtree & Evelyn)。
这项投资至今未对吉隆甲洞带来非常优越的贡献,瑰柏翠曾在2009年7月2日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虽然如此,吉隆甲洞这些年还是一直致力将之转亏为盈,通过重组计划,把业务重点专注在执行可获利和增强品牌的长期商业计划上,以脱离破产的命运。
无论如何,瑰柏翠不失为一个拥有稳健品牌的国际公司,价值甚高。
瑰柏翠如今更在中国上海成立新独资子公司,将业务触角伸至受到热捧的中国市场,发展无可限量。